老人为什么要住养老院?
1.、使老年人享受良好的服务。目前,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公立养老院外,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住在养老院支付服务费。如果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不好或不认真,老人可以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选择去其他养老院。为此,所有养老院都尽力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服务。如条件好,实行24小时医生值班,使老年人能够安居乐业,就医,这对任何家庭都是难以实现的。养老院的良好服务减轻了老人和孩子的忧虑。
2、让老人过上正常的生活。每天按时生活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。据了解,疗养院的生活很有规律,每天三餐很准时,而且实行营养搭配。此外,活动和休息时间也得到了掌握和调节,使老年人在养老院吃得好、睡得好、精神好。
3.、它可以使老年人和他们的孩子更加和谐。例如,老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,由于经验、人、孩子的教育方法等诸多差异,他们之间容易产生摩擦。而且让老人独居,孩子不放心老人的身体等。让老人住在养老院,基本上缓解了。同时,由于距离能产生美,适当的分离使彼此更加关注。如果一个老尔回家,他能感受到家人的温暖。他的孩子们经常去看望他们,尽力使老人感到温暖。
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对长期控糖至关重要。以下5个有针对性的生活习惯,每天照着做,稳稳控血糖。
1、饮食好习惯:每天300毫升纯牛奶或酸奶,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;全谷物、杂豆类宜占主食摄入量的1/3;蔬菜不要于绿色蔬菜,食用种类要丰富;白开水是,其次选豆浆,调口味可喝淡茶;少盐(每天少于6克),能蒸煮不煎炸,不吃加工类肉制品;甜味剂可选木糖醇;先吃蔬菜,再吃肉类、鸡蛋,吃主食;吃水果的时间应在两餐之间,选低升糖指数的水果。
2、运动好习惯:血糖小于5.6毫摩尔/升,先吃点糖再运动;每周运动5~7次,每次30分钟左右,避免连续两天或两天以上不运动;运动时间放在餐后一小时开始,尤其是晚餐后锻炼更值得提倡;随身携带糖块、饼干等小零食,一旦出现低血糖及时食用;运动前要热身,运动后可通过慢跑、伸展运动等放松;若处于急性发病期或期,结束后再运动。
3、监测好习惯:每3个月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;尽量餐后两小时测量血糖,吃药前测量空腹血糖;手指用酒精棉片消毒,待酒精挥发后再采血;手指消毒不要用碘伏,会影响测量数值;按时记录血糖测量数据,可做成表格记录。
4、用药好习惯:遵医嘱用药,不排斥胰岛素,尤其是胰岛素强化;按医嘱定时用药,不随便停药、换药;注意胰岛素存放温度和环境,未开封应储藏在2℃至8℃的冰箱冷藏室内,已开封的话可以在30℃以下室温保存;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控糖的Ⅱ型糖友、容易反复出现低血糖的Ⅱ型糖友、饮食不规律的Ⅱ型糖友,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泵;胰岛素注射针头一针一换,实际使用过程中,可1天至3天更换一次;不同胰岛素的注射部位也不同,短效的打腹部,中效的打大腿和臀部,预混的早上打腹部、晚上打大腿和臀部。
5、复诊好习惯:每年定期做一次体检,特别要重视筛查;每月或每季度到医院复诊,根据病情调整用药。
马鞍山护理院小编为您介绍:
提醒大家,以下五种睡眠不好的情况需要就医:
(1)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或慢性。
(2)各种睡眠障碍,包括梦游、夜惊、下肢不安综合征等。
(3)各种过度嗜睡疾病,如发作性睡病、原发性过度嗜睡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,尤其是平时正常、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增多的。
(4)各种睡眠觉醒。
(5)伴有睡眠障碍的神经系统,如睡眠相关性。